巴西国际阿莱芒(巴西阿莱芒那不勒斯)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巴西国际阿莱芒,以及巴西阿莱芒那不勒斯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走进巴西的阿莱芒贫民窟,见证底层的生活,却被孩子们触动了泪腺

在巴西有一种说法是:上帝用六天创造了全世界,用最后一天创造了巴西里约热内卢,这里被称作上帝之城,你可以见识到喜怒哀乐同时存在的模样。(图片来自东方IC)

提到里约热内卢,就不得不提到它的阿莱芒贫民窟,世界杯和奥运会的举办曾经一度让巴西政府想办法改善和治理这片区域,但繁华退却,一切又回到最初的模样。(图片来自东方IC)

街头穿着鲜艳色彩的人们,向镜头做着鬼脸的孩子天真无邪,她们大概还没有意识到将来所要面临的困难,从小生长在这片区域,她们尚以为,整个世界就是这个样子。(图片来自东方IC)

大着肚子的妇女(也可能是少女),炎热的天气已经让她顾不上体面,只穿着短上衣行走(图片来自东方IC)

曾经被彩绘装饰的爱心墙,现在已经满是斑驳,这片区域终究是被遗忘的地方。(图片来自东方IC)

贫民窟长大的小姐弟,孩子们脸上天真的笑容,希望她们在接下来成长的岁月里仍然能够保持这份乐观和纯真吧~(图片来自东方IC)

治安混乱的贫民窟,枪战毒品已经不是稀奇事,墙上留下的弹孔让人看着触目惊心。(图片来自东方IC)

阳光正好,常年拉紧窗帘的屋子很常见,在这里生活,早已经习惯了处处为营。(图片来自东方IC)

弹孔,生锈,涂鸦,这些元素组成了阿莱芒的标志,也见证了阿莱芒的变迁与不变。(图片来自东方IC)

路过镜头的孩子,越是贫穷的地方,家里的负担反而越大,这里几乎家家都是2个以上的孩子(图片来自东方IC)

阿莱芒贫民窟的巷子里,白天都觉得有些瘆人,即使在这里生活的人们,也习惯了夜晚不要随便出来。(图片来自东方IC)

对着镜头比耶的清秀少年,其实也有很多优秀的名人就是在贫民窟出来的,比如阿德里亚诺,罗纳尔迪尼奥,只能说虽然同样身处逆境中,真正努力的人也会看着光亮向上攀登。(图片来自东方IC)

在这里看到最多的不是大人,而是正处在无忧无虑年纪的孩子,希望一切可以越来越好。(图片来自东方IC)

巴西新冠病例数攀升 开始对贫民区居民进行病毒检测

里约热内卢是巴西新冠肺炎疫情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当地贫民区的病例情况也受到关注。近日,巴西红十字会和贫民区社区组织就在该市阿莱芒贫民区,为当地居民进行了新冠病毒检测。

巴西红十字会的医疗工作者计划在两周的时间内对阿莱芒的5000名居民进行自愿检测。据了解,第一天对63人的新冠病毒检测结果就显示,30人感染病毒,其中10人为无症状感染者。

检测统计负责人 威廉·克尼斯基 : 之前我们在其他贫民区做的检测,病毒阳性比率平均在16%左右,但阿莱芒贫民区的阳性率,超出了这个数字。

为获得更为详尽的数据,巴西红十字会方面表示,阿莱芒贫民区每一位病毒检测呈阳性的居民可以联系其5名密切接触者前来接受病毒检测。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以球王之名!那不勒斯时隔33年终圆梦,夺冠历程致敬马拉多纳一生

时隔33年,蓝精灵那不勒斯重夺意甲桂冠,一统亚平宁。

33年的时间,好长,好长……此间,巴西队从球王贝利三夺女神杯的庇护下走出,成就了五星荣耀;皇马历经多年努力,终于填补上古时代六座圣伯莱德杯后的真空,当之无愧地成为世界足坛第一豪门;曼联在弗爵爷的治下,借英超破旧立新的契机,重拾昔日荣耀,成为英超第一豪门;此外,切尔西、曼城和大巴黎,在石油金元的推动下,一改此前落魄囧样,成为豪强,而始作俑者切尔西,更是完成了从土豪到顶级豪门的蜕变……

而过去这33年,那不勒斯经历了从叱咤欧陆足坛的豪强,接连遭遇破产、降级、重组的厄运,尽管在2007/08赛季回到意甲后很快重回强队之列,并勇夺3座意大利杯冠军,但4次意甲亚军,更像是压在拿波里身上的一个诅咒。

纵观意甲的历史,基本就是一部北方诸强垄断的历史,直到1969/70赛季,卡利亚里才在传奇名宿里瓦的带领下,打破北方诸强的垄断,成为首夺意甲冠军南部球队。

而那不勒斯从1904年成立到1984年,只拿到过两座意大利杯冠军,从没拿到过联赛奖杯。但这一切,在1984年7月5日发生了改变——那一天,迭戈-马拉多纳以创纪录的身价亮相圣保罗球场。

马拉多纳的到来,彻底改变了那不勒斯的命运,而马拉多纳在将墨西哥世界杯变成自己封王登基的舞台后,立即率领那不勒斯夺取了1986/87赛季的意甲冠军,球王之名,当之无愧。

那时的意甲号称小世界杯,几乎汇聚了当时世界足坛最顶尖的球星,水平之高,竞争之强,即便是巅峰时期的西甲和如今英超也只能望其项背。那不勒斯能异军突起,首夺意甲冠军,马拉多纳就是救世主。

而马拉多纳为那不勒斯这座城市带来的,不止队史意甲首冠,还有1988/89赛季欧洲联盟杯,以及1989/90赛季意大利双冠王外带意大利超级杯。可以说,是马拉多纳一手缔造那不勒斯辉煌的巅峰。

所以,当那不勒斯在客场1比1战平乌迪内斯,提前5轮锁定本赛季意甲冠军后。当终场哨响,随队一同奔赴乌迪内斯的数千那不勒斯球迷直接冲进了弗留利球场疯狂庆祝,而随处可见的,都是马拉多纳的影子。

而那不勒斯整座城市早已陷入了狂欢之中,兴奋的球迷在全城各燃放烟火,城市绚烂夺目宛如童话一般。那不勒斯锁定冠军之日,就是整座城市的节日。

时隔33年的等待,提前5轮锁定冠军,用完美无瑕的表现致敬球王,历经坠落、蛰伏、重生、失败……那不勒斯重登意甲之巅的道路,宛如球王的人生。

“马拉多纳,你看到了吗?”这是意大利著名媒体《都灵体育报》在那不勒斯夺冠后的头版标题。球王的在天之灵,肯定目睹了这一盛况,无处不在的马拉多纳元素,就是最好的证明。

在那不勒斯100多年的历史上,马拉多纳就是唯一,以后,他依然是唯一。以球王之名,祝贺那不勒斯时隔33年再夺意甲冠军!

世界杯故事:最伟大的助攻

(一)

对巴西的比赛前,马拉多纳指着自己受伤的左脚对比拉尔多说:“看,它肿得像个球。”

比拉尔多可没有心思开玩笑。他正在思考如何对付巴西队。历史上,所有的卫冕冠军都没有好命,一般都勉强活到复赛就早早回家了,而1990年的阿根廷队,简直成了历史上最狼狈的卫冕冠军。第一场球对喀麦隆,7号比耶克头球攻门,位置很正,然而,1986年世界杯冠军队的功勋门将蓬皮杜竟然像个小丑一样,让球砸在自己的脚后跟上滚入球门。

当时我还是一个小孩,和我一起看球的大人无不被这滑稽的一幕逗得哈哈大笑。

输掉首场比赛,阿根廷面临卫冕冠军小组赛就遭淘汰的厄运,第二场球对前苏联,蓬皮杜开场20分钟就受伤离场,缺乏大赛经验的戈耶切亚在六神无主中被派上场。当库此涅佐夫近距离将球顶向阿根廷球门时,所有人都吓傻了,也许半秒以后,阿根廷将创造一个新的世界纪录——卫冕冠军小组赛两战两负一球不进遭淘汰——但是,马拉多纳“出手”了,站在球门线上的他急中生智用手挡出皮球,苏联队员围住裁判要点球,裁判挥手将他们轰开、、、、、、在电视机前的无数口水开始飞向马拉多纳时,他正忙着安慰惊魂未定的年轻门将,并留下了那句名言:“别怕,上帝是阿根廷人。”

或许是受到了鼓舞,阿根廷2:0拿下前苏联,但最后一场对罗马尼亚仍是生死攸关。最后两队1比1打平,阿根廷以小组第三勉强出线。仅从场面上看,身穿10号黄色球衫的哈吉似乎更像是传说中的马拉多纳,而马拉多纳自己——刻薄的媒体指出,已经身体发福的他“不过是个会动的球而已”。

骄傲的阿根廷人曾经骄傲的说:“我们愿与全世界为敌。”但是在美丽的意大利之夏,几乎所有人都选择了与阿根廷为敌,特别是在对苏联的手球事件发生之后,似乎所有人都忘了愤怒的洛巴诺夫斯基赛后说的:“或许这里的裁判不喜欢我们的踢法,或许,是你们不喜欢我们国家的社会制度!”这位老帅唯独没有责备马拉多纳,他明白,1986年世界杯前苏联对阵比利时,在三度领先的情况下,瑞典裁判将比利时的两个越位球算为有效,从而使苏联队3:4被淘汰。如今,那位瑞典裁判不仅没有被处罚,国际足球反而安排同一位裁判执法苏联队的关键比赛,其用心之险恶已大白于天下。也许,已经迟暮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和已经老态龙钟的马拉多纳,都已经是命运的弃儿了。

小组赛后,被迫与世界为敌的阿根廷队甚至遭到了祖国的抛弃,国内媒体开始猛烈抨击比拉尔多的用人,指责他因为马拉多纳,放弃了国内后备力量的培养,现在整个球队老气横秋,几位参加过上届世界杯的老臣都变现平平,唯一被提拔的新人卡尼吉亚三场小组赛还一球未进。媒体最后盖棺定论:“这是近20年来最差的一只国家队。”大概所有的媒体都准备好了黑白悼念版,多数球迷都准备好了黑纱,准备在阿根廷输给巴西后,为他们“下葬”。

(二)

大鼻子比拉尔多面对的另一个麻烦是,每次阿根廷队训练,总有当地球迷跑到训练场去“嘘”阿根廷队,弄得队员也觉得自己灰溜溜的。

比拉尔多毕竟是见过大世面的,也许对他来说,没有什么时候比在1986年世界杯决赛被西德人利用角球连扳两球更难过了,但是也都挺过来了,他让人找来录音机,索性将球迷在场边的嘘声录下,放给球员听。既然是嘘声,那就让我们一起在嘘声中战斗,又何必乞求掌声?!

在比拉尔多看来,无论如何,他还有马拉多纳。

但是,常年征战伤痕累累的麻辣多纳,已经不是1986年那个棒小伙了。在对阵巴西前,马拉多纳的伤脚不但没有恢复的迹象,反而更加严重了。甚至已经不能正常穿进球鞋。如果硬往里挤,就会出血,挤得生疼。

比拉尔多仰天长叹,终于做出了一个他最痛苦的决定,他决定把马拉多纳从首发名单中拿掉。如果非要上,也要到下半场。

可以想象其他球员的惊愕,但更大的反应来自马拉多纳,他揪住比拉尔多,严厉的哀求他:“不让我上,那样我会死的!”这并不是马拉多纳最后一次揪住比拉尔多,但或许是唯一正确的一次。在后来球王迷失自己的岁月里,比拉尔多曾一次次赶来规劝,却被一次次揪住推搡。按照球王的传记之一《上帝之手》里的记载,失去理智的球王甚至曾对比拉尔多大打出手。

最后,阿根廷人为了满足马拉多纳的上场要求,重新赶制了球鞋,马拉多纳伤脚所穿的球鞋,要比正常脚穿的鞋更大,这样才可以将他那“肿得像个球”的脚塞进去。

带伤出战的马拉多纳,终于站在了对阵巴西队的赛场上。对手是小组赛一帆风顺、阵容齐整的夺冠大热门,巴西队。

巴西队并不担心马拉多纳,不仅因为马拉多纳开赛以后从未进球,不仅因为他有伤在身,不仅因为巴西整体实力远强于阿根廷,还因为,他们拥有卡雷卡和阿莱芒,这两位马拉多纳在那不勒斯的队友。在俱乐部的训练中,练习对付马拉多纳是防守型中场阿莱芒每天的功课之一。

无数人兴奋的坐在电视机前,等着看巴西如何“屠杀”阿根廷,无数人放心的睡去,等着明晨起来收听阿根廷被淘汰的消息。

这一切,都是我在当年的切身体会,阿根廷何时出局——已经成为世界杯这部肥皂剧的最大悬念之一。

(三)

开场以后,巴西人很快发现,他们的老对手阿根廷已经远不是四年前的阿根廷了,在中场几乎很难连续传上5脚球。巴西人开始逐渐把阵型向前压。当然,他们还是不敢放松对马拉多纳的看管,至于阿根廷突前的卡尼吉亚,自己跟自己玩吧。比赛渐渐成了半场攻防练习。

不过,巴西人也发现,让对手束手就擒也不容易。无论是1986世界杯冠军队的主力后卫巴蒂斯塔,还是初出茅庐的圣西尼,都像是难缠的膏药,过了一次,很快就又缠上了。

上半场结束,巴西人居然无功而返,不过数据统计显得双防力量对比过于悬殊,巴西队射门超过十次,阿根廷只有一次!

下半场,巴西队开始尝试从边路寻求突破,中场防线也被迫拉长。8号瓦尔多在左路频频突破成功,巴西人终于开始接近进球了。瓦尔多一次突破后边路传中,球绕过站在前点的戈耶切亚直砸在横梁上弹下,阿根廷后卫匆忙解围,但球没踢远,巴西一队员从后插上伦圆了就是一脚,球直奔球门左上角而去!

在1990年之前,戈耶切亚或许在舞池里比在球场上更为出名,别说世界不认识他,许多阿根廷国内球迷也不了解他。媒体后来称他是“最后一刻被拉上了去意大利的飞机”。即使在蓬皮杜首场比赛做出滑稽扑救后,教练也没有撤下蓬皮杜,不料蓬皮杜后来受伤离场,成全了戈耶切亚的神奇表演。即使开始曾有些紧张,也曾茫然不知所措,但戈耶切亚还是牢牢抓住了命运给他的机会。1986年,阿根廷打满七场不曾碰到一场点球,1990年阿根廷两次遭遇点球决战,戈耶切亚借此成名,如果是在1986年,也许他会一直默默无闻下去。

书归正传,眼看皮球就要越过球门线的时候,刚刚从地上爬起的戈耶切亚单手奋力一托,球勉强变向,砸在了门柱上,弹出了场外。阿根廷与死亡擦肩而过。

戈耶切亚的那次神奇扑救,不仅拯救了阿根廷,也证明了自己的成熟。他不在是那个站在门前不知所措的毛孩子。虽然,他并不知道自己能撑多久,球队能撑多久,但是球来了作为门将就是要扑救,这是天职。

后来,《少林足球》里有个守门员以血肉之躯抵挡对方像炮弹一样的射门的特技镜头,看那个镜头时,我总会想起遥远的1990年巴阿大战。赛后统计表明,巴西队全场一共22次射门,比赛是90分钟,也就是说,平均每4分钟,巴西队就有一次射门。很多时候,戈耶切亚刚做完一次扑救还没完全爬起来,又一脚射门又来了。

如果那时有人是在观看直播,或许会同意我的说法:那时,阿根廷所有的抵抗看起来都是徒劳的,由于中场控球不利,后卫把球断下来传上去,很快又被压了回来。如此反复,球员的体能终究是有限的。就像一场战争,战壕外的敌人打退一波又来一波,而弹药却越来越少。我不知那些队员、年轻的年老的,是否曾有过片刻绝望的感觉。我踢过球,我知道一次次跟着对手后面跑是什么滋味。后来,1990年的阿根廷队常被人称为“三人球队”,提起那只球队,就是马拉多纳、戈耶切亚、卡尼吉亚。似乎其他人都可以忽略了。然而,如果没有巴蒂斯塔,没有圣西尼,没有朱斯蒂,以及其他我叫不上名字的队员在大多数时间里的坚持奔跑,可能就没有后来的转折点。

(四)

多数时间里,马拉多纳在和队友一起防守,以至于巴西队发现他们安排的订防马拉多纳的计划根本无法实施,因为马拉多纳自己就在防守,在站位盯巴西的队员,一代球王早已放下架子,变为了球队普通防守一员。偶尔有一两次带球突破,因为身体状况不佳,球也很快就被巴西队员在中场处就理掉了,没有实质威胁。

但是巴西队迟迟不能进球,戈耶切亚的扑救越来越精彩。巴西人有些着急,阵型压得越来越靠前。

第84分钟,马拉多纳在中场断球,转过身面对巴西的半场,站在他面前的正是阿莱芒,双方似乎都迟疑了一秒,马拉多纳启动,盘过了阿莱芒。阿莱芒转身看了一眼,没有回追,也没有犯规。

赛后,阿莱芒成了巴西人指责的焦点,因为从赛后录像看,阿莱芒才是阻击马拉多纳的最佳位置。或许阿莱芒认为自己失守以后,其他的队友也能阻止他。但是也许他忽略了,上半场巴西阵型开始比较紧凑,但下半场巴西加强了边路进攻,中场的4个人站位距离越来越大,已经不能对突然加速的老马进行合围。

还有球迷指责阿莱芒,说他是因为“交情”,才放过了马拉多纳,而没有犯规阻止。阿莱芒始终保持沉默。

有时候,很难说足球是不是战争?当阿根廷对阵英格兰的时候,那就是战争。但是巴西和阿根廷、、、、、、两个国家在足球上始终是不供戴天的对手。但并不妨碍一些人成为朋友,比如马拉多纳和卡雷卡,还有后来的巴蒂和埃德蒙多。

2002阿根廷再战英格兰之前,为了国家队利益,马拉多纳站出来说,1986年对英格兰的那个上帝之手是手球,并说感谢英格兰人在他连过5人时没有铲他。英国人立刻顺坡爬,大谈自己民族的绅士精神。事实的真相是:莱茵克尔曾在赛后不解的问6号布彻(他是最有机会出脚的):为什么不铲他?布彻回答:“因为我有一张黄牌!”

但是,巴西人没有铲马拉多纳,甚至全场都没怎么铲他,现在看来也是一个谜。巴西人不可能情报那么差,不知道马拉多纳是带伤出战(连我都知道)。只要往老马的伤脚上踩一脚,阿根廷的担架队就要进场、、、、、、据白岩松书里说,赛后,阿根廷队全体队员曾排队等候在出口,向老对手致敬。

马拉多纳带球继续前进,巴西队的前卫线已来不及回追,四名后卫立刻围拢来,扑向马拉多纳,并试图把马拉多纳挤向左侧(对巴西而言)边线。

重看录像,与其说马拉多纳被挤到了左侧,不如说经验丰富的老马选择了走向左侧,因为,被忽略的卡尼正准备向右移动!两人心有灵犀。

马拉多纳和卡尼形成反向运动。此时,一名巴西队员牢牢贴住老马,另外三名队员形成一个合围的半圆,他们脑子里闪现的,一定还是4年前老马连过英格兰5人的行进路线。

我曾经大惑不解,为什么老马直到身体即将被挤倒的时候才出脚传球,后来我明白了,他是要把巴西队员带到离卡尼足够远的地方,让他们无法回追。

剩下那个经典场面无需多言:眼看老马跌跌撞撞即将跌倒,一直用左脚带球的老马突然用右脚一捅,球从贴他的人裆下穿过,穿出4人包围圈,去找卡尼吉亚了。卡尼带球晃过塔法雷尔,左脚打空门,1:0!此时,留给巴西人扳平的时间只剩5分钟了。

赛后贝利说:“马拉多纳5秒钟的感觉战胜了巴西队90分钟的努力。”

关于这次助攻最好的描述来自于对手的球迷,一位巴西球迷回忆说:当时当他看到马拉多纳从4人的人缝中传出球的时候,突然觉得眼前一黑,“感觉天塌下来了”。

仰天大笑出门去,吾辈岂是等闲人。

(五)

对中立球迷来说,这绝不是一场好看的比赛,但是,这绝对是世界杯历史上最惊人的冷门。最后的射门比是22:2,但比分是0:1。

这支曾被国内媒体批评为历史最差的球队,却为国家带来了许多记录:这是自1962年之后成绩最好的卫冕冠军——世界亚军。戈耶切亚创造的世界杯决赛期间扑点球最多的记录,至今未被打破。世界杯决赛期间最长不失球记录,则被阿根廷人终结——意大利门将曾加前5场一球未失,但在半决赛被卡尼吉亚攻破大门。

曾有不止一个朋友问我,作为一个阿根廷球迷,错过了1986和1978两次夺冠,会不会后悔自己生得太晚?当然后悔,但我同样庆幸自己没有错过这支“史上最差阿根廷”。并在他最“落魄”的时候喜欢上这支球队,成为“阿迷”。就像士兵突击里的人物一样,这支球队里多数人没有花哨的球技,但他们每一个人都是男人,都是战士。他们对困境充满不屑,同时又对战友充满友爱。

后来,马拉多纳和卡尼吉亚成了多年好友。比拉尔多或许不被球王当作朋友,但比拉尔多仍旧是最关心他的人之一。后来球王因为吸毒而被拘捕,全世界都在抨击他的时候,第一个赶来把他保释出来的,不是老马的父母或妻子,而是比拉尔多——虽然,他已不再是阿根廷国家队主教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