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雅加达男篮亚洲杯名单公布,以及男篮雅加达亚运会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中国男篮亚洲杯阵容公布:周琦领衔,双子星缺席
中国男篮昨天公布2022年亚洲杯12人参赛名单,周琦领衔,双子星郭艾伦赵继伟缺席。具体名单为:周琦、赵睿、徐杰、胡明轩、孙铭徽、姜伟泽、王哲林、范子铭、翟晓川、顾全、贺希宁、付豪。
此前中国男篮在澳大利亚征战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但是球队出现新冠阳性病例,所以又从国内紧急征调了5名队员出战亚洲杯。中国篮协表示,对于12人大名单的确定,是在综合了球员身体状况和比赛任务后谨慎做出的选择。“因为全队要面对部分球员身体完全恢复需要一定时间,新加入球员和队伍磨合时间短等客观现实。有的球员虽然在赛前赶到雅加达,但考虑到身体恢复情况加上舟车劳顿,无法正常参与全队合练,这次没有出现在大名单中。有的队员虽然还没来得及与全队会合,但因为在接下来的比赛中作为技战术体系中重要的一环,仍然需要把他留在名单中。”
男篮亚洲杯将于7月12-24日在印度尼西亚的雅加达举行,中国男篮与韩国队、巴林队以及中国台北队同一小组。按照赛程安排,7月12日21时,中国男篮将首战老对手韩国队。(新民晚报记者 李元春)
4年前中伊雅加达决战,男篮内线双星双“车轮战”力挫哈达迪
好多年了,中国和伊朗这对洲际大赛的死敌都没有碰面,而这个月11号,在世预赛第五窗口期,中国男篮将和伊朗在德兰黑交手。
上一次真正的交手是在2018年,但上一次隔空的交手,其实是2019年世界杯。
2019年的秋天,那是个令人悲伤的季节,中国男篮在家门口丢掉了直通奥运的门票,只差一场比赛,或者说只差17分的小分,中国男篮就可以如愿昂首阔步奔赴东京,17分小分平摊到5场比赛,每场比赛也就只有4分左右,1场比赛的胜利,我们也并非做不到,如果面对波兰末节最后时刻的发球……
不说“如果”了,如果都可以“如果”,为何不可以“如果中国男篮在末节最后时刻领先10分左右”,那么,最后的边线球失误又何妨?终究还是能力不行!说太多“如果”无非是一种弱者心态,输了就输了,我们跌倒了爬起来就行!
没错,我们真正意义上输给的是伊朗,他们的战绩和中国男篮都是2胜3负,但是排名是因为小分原因,伊朗位列24,成为亚洲排名最高的球队,也因此拿到唯一一张直通奥运的亚洲门票。
然而,一年前中国男篮还在雅加达亚运会上大败了哈达迪率领的伊朗!
当时的历史背景是,姚明刚刚上任,并立即在国家队开展变革,为扩大年轻国手队伍,并增加国际比赛的经验,中国男篮兵分两路,一队为蓝队由杜锋率领,配备:李根、刘晓宇、任骏飞、于德豪、周鹏、郭艾伦、韩德君、李慕豪、顾全、胡金秋、吴前、曾令旭等12人。
蓝队在2017年黎巴嫩打了亚洲杯,最终四分之一决赛就遇到了首次“入亚”的澳大利亚,自然不可能胜利,最终排名第五。
另一队为红队,由李楠率领,配备:赵睿、王哲林、赵继伟、丁彦雨航、周琦、方硕、刘志轩、俞长栋、孙铭徽、赵泰隆、董瀚麟、阿不都沙拉木·阿不都热西提等12人。
李楠率红队打了雅加达亚运会,决赛中击败了伊朗,时隔8年拿到了冠军。
当时,易建联因伤缺阵,队内清一色年轻人,周琦和王哲林在国内崭露头角,再加上董瀚麟和俞长栋,中国男篮的内线可谓兵强马壮、活力四射。伊朗的核心仍然是老将哈达迪。
李指导的策略非常清楚,进攻端内外结合,防守端消耗哈达迪。虽然过程 有点惊险,但是比赛的走势也基本按照设想进行。
上半场,哈达迪无所不能,中国男篮外线既没手感,内线也久攻不下,开场周琦隔扣哈达迪的那个画面是仅有的亮点。而哈达迪和后卫巴赫拉米内外开花,攻势凌厉,上半场最多的时候,中国男篮竟然落后了16分。
幸好,在雅加达一战成名的阿不都,接连通过自己的灵巧的转身和扎实多变的脚步连拿6分,另外赵睿凭借壮硕的身板接不断冲击伊朗禁区,最终半场结束时分差被追至只剩4分。
下半场易边再战,王哲林越打越硬,数次打成2+1,而赵睿转突破为投篮,三分箭如雨下,很快就反超了比分,而伊朗能够依靠的也仅仅是体力早已透支的哈达迪
老哈在中国男篮两大内线周琦和王哲林的严防死守之下,命中率继续下滑,仅靠着罚球微弱地维持着比分。
末节,中国男篮的三分陡然爆发,其中方硕和阿不都最为精准,就连周琦也投中了3分,最终男篮红队以84比72击败伊朗!
此役阿不都砍下了20分6板,赵睿16分5助,方硕16分8助,周琦15分11板4冒,丁彦雨航9分2板,王哲林8分3板,而哈达迪27分10板。
这届亚运会上,中国篮球包揽了男女五人篮球和三人篮球总共4块金牌,刚一上任就大获成功的姚主任当真是笑得合不拢嘴,当时国内很多球迷都在说的一句话就是“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
毫无疑问,大家非常认可姚明的工作,也希望他能为中国男篮带来更大的改变。
然而,现在却完全变了,喊姚明下课的人越来越多,更有甚至嘲讽姚明是“个高人傻”“打球可以,管理不行”……
体育世界就是这样,成绩好了,什么都好,成绩不好,什么都不好。
男篮在过的三年里,也就是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之后,国际大赛成绩可谓输多胜少,东京奥运周期已经过去我们不姑且不谈,在如今新的巴黎奥运周期,刚过去的亚洲杯上,男篮竟然创造了历史第二差的战绩,仅获得亚洲杯第八名的成绩。
所以,球迷的心情自然可以理解,但我们更希望,姚明和中国男篮用成绩来证明自己。
明年就是大决战的日子,今年剩余的国际比赛只剩两场——对阵伊朗和巴林。中国男篮需要克服重重困难,力求胜利,方能为明年的大决战做好准备,不需要太多伤病、人员短缺的理由,球迷只需要成绩,中国男篮也没有任何退路可言,亿万中国球迷都翘首以盼!
希望,这回再战伊朗,周琦和王哲林两位核心能够重演4年前的辉煌,再次打垮哈达迪,两战全胜,期待凯旋!
-END-
中国男篮的亚洲统治力,什么时候开始消失的?
澎湃新闻记者 胡杰
从世预赛到亚洲杯,再回到世预赛,中国男篮经历了66天的海外漂泊,也不知不觉地创下了历史最长的海外拉练时间。
如果算上5月22日开始的正式集训,中国男篮则在封闭条件下度过了整整100天。
赛后发布会的总结,杜锋这样说道:“这个夏天当中,只有队内的人才知道我们有多难,我觉得大家也都坚持过来了,非常棒。”
可是如果将打分器给到球迷,结果完全和“非常棒”三个字不沾边——就像球迷疑惑的那样,“中国男篮的亚洲统治力,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消失的?”
周琦是中国男篮最后的牌面。
兄弟我尽力了,能力就这样
对阵巴林男篮的下半场,名为“中国男篮为何总是突然断电”的话题悄然爬上了微博热搜。
第四节开局阶段,中国男篮在四分半钟被对手打出了10-1的进攻高潮。突然断电,已经成为中国男篮整个夏天的缩影。
对阵澳大利亚第二场比赛,中国男篮末节崩盘仅得3分;对阵哈萨克斯坦,中国男篮第三节仅得7分;两战巴林,一场靠着姜伟泽单节12分和顾全的补篮险胜1分,一场四分半钟仅得1分。
球员打着疲惫、球迷看着糟心……于是国家队球员挨个遭到声讨,从胡明轩到孙铭徽、从郭艾伦到赵继伟,没人能逃脱。
以至于赵继伟在球迷评论下破罐子破摔,“兄弟我尽力了,能力就这样!你起诉我吧。”
赵继伟回复球迷。
纵观今夏11场比赛,中国男篮并非没有表现出色的场次——世预赛对阵澳大利亚的第一战,以及亚洲杯对阵东道主印尼的比赛,中国男篮的表现都足以让人满意。
对阵澳大利亚,中国男篮虽然输了7分,但球队从落后16分一直追到最后3分钟仍然保有悬念,展现出的精气神和竞技状态,都让人们期待他们此后的表现。
亚洲杯对阵印尼,中国男篮大胜50分,全队送出25次助攻,轰进了18记三分球,杜锋赛后用“赏心悦目”形容整场比赛。
赵继伟回复球迷。
但球迷们每次被吊高的胃口,都在下一场被球队生生摁了下去。对阵澳大利亚的第二场较量,中国队在末节遭遇23分的大崩盘;打完印尼两天后,中国队被阿拉基率领的黎巴嫩淘汰出局……
如果说亚洲杯止步八强是因为突如其来的疫情,那么世预赛第四窗口期的比赛,球员身体状态恢复了,阵容短板及时得到弥补,但和哈萨克斯坦、巴林的两场比赛,依然打得磕磕绊绊。
需要强调的是,中国男篮参加的仅是亚太地区的比赛,像巴林这样的队伍在此之前和中国男篮交手,场均会输42.7分。
中国男篮在亚洲的霸主地位,再也不稳了。
胡明轩(左)这个夏天受到了太多指责,但他已经是中国篮球最优秀的球员之一了。
中国男篮何时失去统治力的?
当中国队堪堪胜过巴林,许多人强调亚洲篮球整体都在进步,澳大利亚却给了一记闷棍。
在世预赛中国与巴林对阵前,后者刚刚和澳大利亚完成交手,巴林全场仅得50分,输给了澳大利亚54分。对阵另一支亚洲强队伊朗队,澳大利亚又赢了对手30分。
澳大利亚对于亚洲球队来说已经不是输赢问题,而是赢多少分的问题。曾几何时,这样的降维打击也曾是中国男篮的专属,只是不知何时突然消失了。
上一个亚洲级别的篮球赛事——雅加达亚运会,彼时中国男篮凭借半套国家队阵容出征,依然如愿夺冠。
五场比赛,中国男篮虽然不似从前那般具有绝对统治力,但除了首战2分险胜克拉克森带队的菲律宾外,其他几场比赛几乎没有遭遇太多阻碍——17分战胜哈萨克斯坦、35分大胜印度尼西亚、17分大胜中国台北,决赛12分复仇伊朗。
彼时的中国男篮,目光并非放在亚洲层面,而是一年后的男篮世界杯。国家队也接连涌现出孙铭徽、阿不都沙拉木、沈梓捷等年轻球员。
2019年,中国男篮兵败世界杯。
但到男篮世界杯小组赛出局后,中国篮球无论是产业发展还是球员提升都戛然而止……
男篮世界杯前,人们讨论最多的话题是沈梓捷是否值得一个12人大名单席位——彼时的沈梓捷不仅有出众的护框能力,还有得天独厚的天赋。
但如今三年过去,他虽然进入了国家队名单,但始终没有上场机会——并非杜锋不愿意用他,实在是4分钟5次犯规太过辣眼。
更讽刺的是,沈梓捷是上赛季CBA最佳防守球员——国内联赛的最佳防守球员,却因为防守问题,无法出战亚洲层面的比赛……
也就是短短的三年,中国篮球瞬间被拉开了差距……
杜锋教练的战术也有待商榷。
CBA还是简单模式
整个夏天,中国男篮都患上了“周琦依赖症”。
一旦周琦下场,球队攻防水平立刻骤降。于是每场赛后,都会出现杜锋“花式吹”周琦的场面。
亚洲杯结束后,周琦在采访时被问到为何有如此提升时,他的回答是:“我自己感触更深的其实跟涨球关系不大,你在一个高水平的篮球联赛里比赛之后,更加适应这种比赛状态。如果你在赛季里面打得比较多,那么你再跟这些球员在国际上碰面,你的状态是不一样的。”
周琦没有强调技术的提升,甚至坦诚地表示“国家队成员基本技术都已定型”,但身体状态的不同,却造就了完全不同的比赛结果。
过去几年,当CBA逐渐减少外援的戏份,国内球员确实拥有了更多的话语权,也造就出了所谓的“控卫盛世”。
但当比赛强度下降后,国内联赛叱咤风云的后卫来到亚洲赛场,却显得有些力不从心,这或许就是CBA的温室效应。
当球星在CBA打惯了简单模式,突然把难度调成了困难,他们在场上的发挥也变得困难。
杜锋表示,中国男篮最差的就是对抗能力。
而自从疫情出现后,中国篮球已经许久未参与国际赛事了,除了零星的几场世预赛外,球员前往海外锻炼提高也变得零星起来。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如今不过是中国男篮过去几年停滞不前的写照罢了。
2023年男篮世界杯将会在明年8月下旬开幕,对于中国男篮来说,力压其他亚洲球队获得直通巴黎奥运会资格至关重要。
可如今中国男篮在亚洲都展现不出统治力,又如何在世界舞台有所发挥呢?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男篮结束今夏全部国际比赛后,周琦、郭艾伦和赵睿三人仍未在CBA联赛注册,而转会窗口关闭也仅剩三天,他们能否出现在下赛季的CBA赛场还未可知。
如果他们无法征战下赛季的CBA,又能否顺势前往更高水平的联赛打磨自己?
中国篮球,必须学会适应人家的强度了。
本期资深编辑 邢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