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马拉多纳1986年世界杯,以及86年世界杯马拉多纳夺冠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贝利和马拉多纳本来互敬互爱,为何闹翻?源于国际足联一个活动
贝利和马拉多纳都是世界级的球王,一个是巴西足球的象征,一个是阿根廷足球的象征。如果说他们是世界足球的象征,这话也毫不夸张。不过,两位球王本来关系很好,互相尊敬,但是最终却反目成仇很多年,这是怎么回事呢?事情出在国际足联组织的一场活动上。那么,国际足联组织了什么活动让两人闹翻呢?
我们先来看看两人足球生涯的光辉历程。
贝利和马拉多纳都来自贫困家庭,童年都在街巷里光脚踢球。
11岁时,贝利被巴西前国脚布里托发现,先在圣保罗州的Bauru竞技队效力,3年后转入桑托斯队,自此开始了他在球场封神的足球生涯。10岁时,马拉多纳选入阿根廷青年人俱乐部小洋葱头队,多次参加高年龄段的足球比赛,11岁时,已经领着小洋葱队大杀四方。
贝利和马拉多纳都是球队里的矮个子,但两人的天赋却让其他球员望尘莫及。不论是速度、平衡力还是控球能力都相当出色,无人能及。
据统计,在贝利的足球生涯中,他一共参加过1363场比赛,踢进1281个球,他曾在比赛中,以一己之力打进过8球。在他打进第1000个球时,疯狂的球迷甚至不顾裁判阻止,冲进了球场,迫使比赛不得不暂时中止。
国际足联规定,只要3次赢得世界杯,就能永久保留世界杯。第一次实现这一神迹的,就是贝利率领的巴西队,他是于1970年世界杯上实现的。
世界杯上出色的球技也让贝利名声大噪,桑托斯俱乐部也因为他的存在而备受关注。当时欧洲的顶级足球俱乐部为了邀请桑托斯俱乐部到欧洲打表演赛,和桑托斯俱乐部约定了5千美元的出场费。不过假如没有贝利出场,那么就必须减半。
在那一时期,贝利先后和皇马、AC米兰和巴萨等顶级球队打过比赛,他在赛场上的速度和球技在那一时期让欧洲球迷过足了眼瘾。那些顶级足球俱乐部也被贝利无懈可击的球技折服,因此他们不惜开出天价转会费,希望能签下贝利。据说墨西哥俱乐部为了能得到贝利,甚至给了他一张空白支票,表示合同金额由他自己决定。
那时候的贝利,影响力实在太大了,他拿下了南美解放者杯,三次夺得世界杯冠军。他所在的球队在国内无人能敌,拿下了巴西国内比赛的所有冠军。并且在1962年和1963年分别击败了欧冠得主本菲卡和AC米兰,夺得洲俱杯冠军。
凭着傲人的成绩,贝利成为了巴西人的骄傲。就连巴西总统都表示,世界上也许有很多人不知道他的名字,但不知道贝利的人应该寥寥无几。在得知欧洲的豪华俱乐部都想要高薪挖走贝利时,巴西总统更是直接立法,表示贝利是“不可出口的国宝”。当然,贝利也从来没有想过要去欧洲发展。
和贝利一样,欧洲足球俱乐部想以高价获得马拉多纳时,阿根廷也引发了轩然大波。
当时的马拉多纳已经3次获得阿根廷年度最佳射手金靴奖,3次夺得阿甲联赛最佳射手金靴奖和2次阿根廷全国锦标赛射手金靴奖。他确实是个传奇,他以一己之力,把在阿甲联赛排名20名外的青年队打成亚军,帮助博卡队夺得了冠军。
马拉多纳的表现引起了欧洲足球俱乐部的注意,巴塞罗那队早在1979年便开始和马拉多纳及青年队接洽。对此,阿根廷球迷非常愤怒,他们认为,青年队把马拉多纳卖给巴塞罗那队是“丧权辱国”的行为,同时他们还强烈抗议,马拉多纳不是可以任意买卖的商品。
那时候的阿根廷确实很悲伤,尽管足球是全民热衷的运动,但却因为历史原因一蹶不振。阿根廷不是没有优秀的足球运动员,而是那些运动员在打出好成绩后,为了自己的发展,纷纷出走欧洲。
马拉多纳一直渴望能为国而战,帮助国家夺得大力神杯,因此他对转会的事情也没有太大兴趣。但计划赶不上变化。
1982年,马拉多纳第一次站在世界杯比赛场上。
本来,1978年,18岁的马拉多纳就可以在世界杯比赛场上亮相,但教练认为他还太稚嫩,不足以承担巨大的压力,因此让他错过了那场举世瞩目的比赛。
不过,当时参加比赛的队员虽然有一波冠军球员,但是他们已经过了巅峰时期,年轻队员又缺乏比赛经验,因此马拉多纳就成为了球队里的主心骨。
1982年,马拉多纳以900万美元的身价转战巴塞罗那队。合约到期后,AC米兰队和法拉利等豪门球队纷纷向他抛出橄榄枝,但他却选择了绝非一流球队的意大利那不勒斯队,并帮助那不勒斯夺得了欧洲联盟杯冠军和意甲冠军等。
在球场上,马拉多纳就是那个能点石成金,靠一己之升,把三流球队,升级为顶级球队的全能球星。
马拉多纳很爱国,1986年墨西哥世界杯四分之一半决赛,阿根廷队对阵英格兰队。在更衣室里,马拉多纳对球员们说,复仇的机会到了,我们必须赢。
是的,阿根廷人还没有从马岛战争的阴影中走出来。当英国人在阿根廷家门口打得阿根廷军队哭爹喊娘时,阿根廷人在哭泣。尽管战争很快结束,但奇耻大辱却让他们气愤难平。
既然不能在战场上打败英国,那么就在球场上狠狠回敬英国。这是马拉多纳的想法,也是阿根廷人的想法。也是在那场比赛中,马拉多纳打出了至今仍让球迷津津乐道的手球和脚球,打败了英格兰队,而且最终获得了世界杯冠军。
当马拉多纳向全世界举起大力神杯时,整个世界一片欢腾,阿根廷人更是举国欢庆,他们甚至公开表示,如果马拉多纳想当总统,他们很愿意选他。
不管是贝利,还是马拉多纳,都是一个时代的传奇人物。
贝利比马拉多纳大20岁,贝利名声在外的时候,马拉多纳才出生,他从小就听到了太多关于贝利的故事,也是贝利让他明白,足球可以改变命运。
马拉多纳和贝利的第一次见面是在1979年。
当时,马拉多纳已被评为“南美足球先生”,所有人都很看好他的未来。
不过,在他和贝利见面时,他还是激动不已地表示,贝利一直就是他的偶像。两人相谈甚欢,贝利还高兴地为他弹奏了吉他,并告诫他,在足球场上,一定要保持冷静和谦逊。
不过,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马拉多纳和贝利的友谊仅保持了3年,两人的关系就出现了反转。
事情还要回到1982年的世界杯比赛上。
此时的马拉多纳面对媒体,不再像以往那样沉默寡言,骄傲地表示,南美足球处于比欧洲更高的水平。他还表示,他将会成为世界杯最佳球员……然而在接下来的比赛中,他率领的阿根廷队却输了球。
贝利观看了马拉多纳的表现,他在媒体面前公开批评马拉多纳狂妄自大。被马拉多纳的言论激怒的欧洲人,对贝利的批评纷纷点赞,而马拉多纳则因为他的批评感受到了很大压力。忍无可忍的他最终站在记者面前,高声对贝利喊道:“你应该闭嘴。”
当然了,这种打嘴仗的事,其实也不算什么大的矛盾,真正惹起双方尖锐矛盾的,则是2000年,国际足联组织的“20世纪最佳球员”评选活动。
当时,国际足联采取了两种方式 ,一个是线下评选,也就是国际足联指定的官员、裁判和记者组成评审团,结果贝利的选票遥遥领先。另一个就是互联网投票,让全世界的球迷投票,结果马拉多纳在网上的票数远远超过了贝利。
由于最佳球员只能选出一个,所以贝利的球迷反对互联网投票。他们表示,贝利的球迷大多不会上网,所以网上投票无效。而马拉多纳的球迷则认为,线下投票的陪审团,是由国际足联指定的,很容易人为操作,所以不应该作数。
不光球迷们争得不可开交,贝利和马拉多纳也都不肯高风亮节。
贝利说,马拉多纳不管是技术还是成绩。都不能跟我比。马拉多纳则鄙夷地表示,对于足球,我们应该满腔热情,贝利只会煽风点火,毫无建树可言。
为了平息争论,国际足联最终只好采取折中的办法,评了一个“网上最佳”和一个“国际足联最佳”。在颁奖典礼上,马拉多纳在仪式开始前,表现得非常有君子风度,他主动上前拥抱了贝利,这让在场的人无不感动,以为两位球王从此要化干戈为玉帛了。
但让人大跌眼镜的是,马拉多纳领到“网上最佳球员”的奖杯后,竟然没去参加贝利的授奖仪式,就带着妻儿离开了,这使得贝利非常尴尬。
2017年,一直没少在媒体面前打口水仗的贝利和马拉多纳,终于双双出现在俄罗斯世界杯抽签仪式上。
此时,贝利已经是77岁的老人,而马拉多纳也有57岁了。
时过境迁,此时的贝利由于才做完髋部手术,只能坐在轮椅上。而马拉多纳才在不久前接手阿联酋队主教练。
马拉多纳主动走到贝利面前,握住了贝利的手,随后他用右手拥抱贝利,并低头亲吻了贝利的额头。
在场的人看到后,纷纷鼓掌。他们见证了两代球王,一笑泯恩仇。他们也深信,不管是贝利,还是马拉多纳,都是足球历史上最伟大的甚至是难以逾越的球王。他们对足球运动的影响,都是划时代的,他们的团结和拥抱,才应该是足球的本质。
世界杯小历史,1986年世界杯决赛,马拉多纳登基
在经过了一系列精彩绝伦的比赛之后,1986年世界杯终于迎来了最后的决赛,墨西哥城的阿兹特克体育场即将迎来它的第二次世界杯决赛,1970年那一次,它见证了球王贝利的加冕。这一次在现场114600名观众的注视下,新的球王即将加冕。
参加决赛的两支球队分别是联邦德国和阿根廷。两队此前在世界杯上的最近一次交手是在1966年世界杯的小组赛上,当时两队0:0握手言和。联邦德国这次由贝肯鲍尔挂帅,作为上届世界杯亚军,他们自然不想再品尝失利的滋味。但他们的对手非常强大,尤其是马拉多纳,进入淘汰赛阶段,他的表现几乎是无所不能的。
如何防守马拉多纳就成了摆在贝肯鲍尔眼前最大的课题,英格兰人没有成功,比利时人也没有成功,尽管他们或多或少都给马拉多纳和造成了不少麻烦,但马拉多纳的恐怖就在于,只要稍不留神,他就能靠着高超的个人能力解决战斗,况且马拉多纳的帮手巴尔达诺等人也不是省油的灯,于是贝肯鲍尔决定使用盯人战术,最为关键的马拉多纳交由马特乌斯来盯防。
但这个战术也有局限性,会牺牲掉马特乌斯的进攻能力,事实上早在1966年世界杯决赛,贝肯鲍尔自己就曾盯防博比查尔顿,虽然那场比赛博比查尔顿没有太亮眼的发挥,但贝肯鲍尔同样在进攻中没有太多建树。此番用马特乌斯同样会面临同样的问题,联邦德国在本届世界杯上进攻手段本就不多,这样做也是有隐患的。阿根廷那边也不会坐以待毙,比拉尔多索性要求马拉多纳更多地在德国人的禁区附近大范围不断活动,带着马特乌斯一起搅乱联邦德国的防守阵型。
果不其然,比赛开始后,联邦德国的战术并未收到预期设想,马特乌斯看上去完成得不错,马拉多纳没有太多机会。但德国人的进攻也因此受到限制,随着马特乌斯被马拉多纳带向了后场,他无法再给予联邦德国前场有效的进攻支援。加上巴尔达诺和布鲁查加的灵活跑位,联邦德国的防守阵型可谓一言难尽。当马特乌斯在边路对马拉多纳犯规后,德国人的防守终于撑不住了。当布鲁查加开出这个右路的任意球,只见何塞-布朗头球为阿根廷先下一城,此时距离比赛开始也就23分钟。
下半场第56分钟,联邦德国再遭打击,马拉多纳在中场拿球后并没有发动攻击,而是选择把球交给了布鲁查加。马拉多纳身边最好的两架僚机开始了他们的表演,只见布鲁查加和巴尔达诺的跑位彻底跑晕了德国的防守球员们。随着巴尔达诺接到布鲁查加的传球,轻松插向禁区空当,在无人盯防的情况下破门得分,场上比分变成了2:0。
比赛到了这似乎已无悬念,此前英格兰人和比利时人就是在两球落后的情况下最终输掉了比赛。但联邦德国可不一样,尽管他们进攻并不咋样,可他们还有秘密武器,布雷默的定位球。比赛第74分钟,布雷默开出角球,联邦德国球员头球后蹭,鲁梅尼格铲射破门,德国人扳回一城。
比赛第80分钟,还是角球机会,还是布雷默主罚,还是队友头球摆渡,替补出场的沃勒尔挺身而出,用头球扳平比分,场上比分变成了2:2。
就在人们惊叹于德国人的顽强之时,三分钟之后,马拉多纳再次成为了主宰比赛的那个人。当马拉多纳中场刚一拿球,联邦德国的三名防守球员全都扑向了他,巴尔达诺也被雅各布斯看死。眼看机会就要错失,马拉多纳在联邦德国防守队员逼抢上来之前,以一脚神来之笔,小挑直塞,把球传给了无人盯防的布鲁查加。得球后的布鲁查加带球一路狂奔,以一脚低射洞穿了舒马赫把守的大门,阿根廷再次超出了比分。
此时的德国人再也无力回天,最终这个比分被保持到了终场,阿根廷3:2战胜了联邦德国,德国人只能悲催的连续两次获得亚军。
阿根廷则队史第二次捧起了大力神杯。马拉多纳的表现也是堪称恐怖,7场比赛5球5助攻,要知道整届杯赛阿根廷一共也就打进了14球,所以这一年的马拉多纳是当之无愧的的王者。